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内要闻 >> 正文

全新明同志在南阳医专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上的讲话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9-08 [来源]: [浏览次数]:

 

 

 

 

 

 

 

宛医专党办〔20203

 

 

关于印发《全新明同志在南阳医专

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一附院党委:

现将党委书记全新明同志在南阳医专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上的讲话整理印发给你们,望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思考,并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附件:在南阳医专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上的讲话

 

     202098

附件

 

用青春奋斗 书杏林华章

——在南阳医专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全新明

202096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看到你们在期待中归来,我感到非常高兴。为迎接你们的回归,学校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漂亮的校内室外体育场,马上就要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盖了三栋学生公寓;新盖了一个科研中心;仲景文化中心近期也将完工;餐厅的面积新增了三分之一左右;公寓管理员提前两天给大家晾晒了被褥……记得春季网课的第一讲,我给大家出了一道思考题:什么叫幸福?半年过后,不知道你们提交了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我听到有同学说,经历一场大疫之后,才明白生在中国就是一种幸福。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答案。

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今天,在座的多数同学都是时隔8个月之后重返校园(5月份因为疫情影响,请假学生比例较大,只有部分19级同学返校复课)。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与祖国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停课不停学,坚守线上教学“最后一公里”。在这期间,你们静下心,沉住气,勤奋刻苦,自强不息,展现了仲景学子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你们感到自豪。报到两天来,第一批返校复课的同学有8300人。秋阳照耀下,校园里生机、生活、生命跃动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直入心怀。平静的校园因为你们的归来,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热烈欢迎同学们平安返校!

同学们,返校上课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警报还尚未解除。目前,虽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面对疫情,我国防控得很好、很好,并持续向好。但是,境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境外输入时不时点状发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病毒仍在变化、变异,起源问题仍在探究之中,疫苗尚未大面积投入使用,特效药物仍处在研发阶段……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和人类长期共存共生。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后疫情时代”,常态化疫情防控成为最显著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所以,返校之后,全校师生一定不能有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我们还要继续严抓严防,坚定信心彻底打赢疫情阻击战。同时,大家也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静好时光,发奋苦读,争做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一下近期的学习和感悟:

一、多难兴邦,中国在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这次疫情发生在我国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是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集体“大考”。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和集体“大考”,党中央审时度势、精准施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即刻出征,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战略性成效。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国力、治理能力和动员能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交出了世所罕见、令人敬佩的“中国答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出的“中国故事”、发出的“中国声音”令世界震撼和动容。中国这次抗击疫情行动在全世界所引发的震动和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疫情和抗疫行动本身,具体而言体现在三个“充分”上:

一是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在重要历史关头总会成为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亲自到北京、湖北武汉深入一线调研考察,表现了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党的组织体系高效运转,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投入战斗,鲜红的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这种全员发动、全民参与,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壮丽场景,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看见。

二是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一部中国历史,印刻着洪水、干旱、地震、瘟疫等灾难的记忆,而每一次灾难又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凝练和升华。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次疫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锤炼了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多难兴邦”的内涵。特别是在疫情面前,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再次集中呈现,这种战斗力所显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三是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衡量这个优势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关键要看能否经得起各类风险挑战的考验。我国在应对此次疫情中所展现出的高效应对能力以及坚决贯彻执行能力令世界惊叹。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千里驰援湖北和武汉;多地工厂迅速恢复生产,转产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用物资,首先保障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供应;铁路、公路、航空、海关等交通部门为救援物资开通“绿色通道”;煤、电、汽等能源资源实行全国调配,保障武汉的充足供给。10天时间,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建设完成;半个月内,容纳15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建设完成。我国之所以能够迅速扭转抗疫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一切的一切,刚刚过去,历历在目,亲身经历。大家不会忘记,大家不能忘记,都会成为大家的永久记忆。这种经历是宝贵的,这些场景是震撼人心的,这个过程是耐人寻味的。“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是“大考”之后的一道大题,是学子们人生的必答题。

历史反复证明,大灾、大疫、大战,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大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会因为磨难而吓倒,只会愈战愈勇,直至胜利!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这次大考中,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在面对磨难和病毒瘟神时得到了锤炼,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经受了检验。“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同舟共济、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呈现一份更加完美的答卷。

二、不负韶华,新时代大学生要在青春中放飞梦想

8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91日晚,在中央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中,我们看到,不管是面对非典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都义无反顾逆行出征,84岁高龄的钟南山挤上高铁餐车,星夜兼程,赶赴武汉;72岁的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胆囊摘除手术后第三天就毫不犹豫地站在抗疫最前线,研发了中药新药“宣肺败毒颗粒”,让中医治疗成为这次抗击疫情“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将党的宗旨和大医精诚融为一体;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的情况下,一直战斗在与病毒斗争的第一线;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院士临危受命率队紧急赶赴武汉,夜以继日带领团队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一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要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为我们负重前行的“逆行者”,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我们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勇担时代责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前不久,有两个00后学生备受关注,一个是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她在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争议后,获得了不少考古前辈的力挺,甚至连雅典大学也发来公函,热烈欢迎她去希腊学习考古。另一个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一学生刘上,他自主设计了一枚火箭,并顺利完成了发射和回收的全过程。这说明00后的年轻人有敢于不走寻常路的底气,有追求内心的热爱与自我发展的笃定。作为一名60后,我很羡慕你们这些年轻人,你们焕发着蓬勃的朝气、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你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着仰望星空追逐绚丽人生的梦想。那么,怎样才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呢?我想,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爱国是青春最伟大的力量

9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近段时间电影《八佰》正在热映,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浴血奋战,激励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电影最后一幕令人感慨,四行仓库被打得千疮百孔的那堵墙跨越时空,在今日遍布高楼、繁荣昌盛的上海屹立着。这样的电影,大家认真看一看,两遍、三遍都不过分,比什么“王者荣耀”“吃鸡打怪”更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历经千年而不衰,那就是爱国。近代以来,革命烈士用生命诠释了最壮烈的青春,最璀璨的青春!同学们,这就是今日之中国,一个延续千百年的小康梦想即将在中华大地变成现实,下一个百年蓝图即将开启。作为00后,生逢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年代,唯有胸怀家国情怀,才可以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情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有了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爱国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当祖国需要我们时就该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爱国也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从这次疫情中的“逆行者”身上我们看到,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不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不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二)生命是青春最美的礼赞

这场疫情对我们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敬畏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同学们,哪有那么多的感动,疫情带给我们的首先是沉痛:同胞的逝去,家庭的破碎,英雄的牺牲……它还带给我们教训:要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生命对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不是弱者的代名词,活出精彩才是强者的座右铭。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84岁的钟南山,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支撑,根本不可能。所以我认为,大学校园里不光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还要有随处可闻的加油、呐喊声。你们是在“数字”和“网络”中成长的一代,时刻离不开电子产品,运动场上越来越难看到你们挥汗的身影,宿舍里倒是随处可见你们“宅”的风采。我很担忧同学们迷失在电子屏幕的精彩里,也很担忧你们的身体是否能扛住未来健康工作、快乐生活的期待。这次疫情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过硬的体质是抵抗病毒侵袭的最后一道防线。同学们正在成长关键期,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好三餐,按时休息,多做运动,让青春热血沸腾,让青春风华正茂,茁壮前行。

(三)责任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担当是青春的写照,责任是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责任和初心、使命一样,最容易被忽视、被丢掉,当你们过惯了“衣食无忧”,习惯了“岁月静好”,享惯了“安闲舒适”,就很容易丧失奋斗的精神,失去奋斗的精神,一切梦想都将是镜花水月。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学生时代经历这样一场疫情,更应当在国家和人民的苦难中砥砺品行、磨炼意志、奋发图强。我希望同学们:

一是要厚植家国情怀,做一个忠于祖国的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立鸿鹄之志,做坚定的爱国者,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将家国情怀作为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二是要敬畏尊重生命,做一个健康生活的人。来势凶猛的疫情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人类的渺小,我们要不断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珍惜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作为医学生更要熟悉医学健康知识,掌握科学防范措施,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坚持健康生活习惯。

三是要练就过硬本领,做一个担当作为的人。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常态防控,学会应对“后疫情时代”挑战

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我们进入“后疫情时代”。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疫情本土传播途径已经基本阻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因此,疫情防控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社会重心将由集中打疫情防控阻击战转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将和我们如影随形,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

“后疫情时代”,我们还不能放飞自我,无拘无束生活。我们的社交依然受限,仍然需要减少聚集和集体活动,需要凭健康码有序流动。在疫情阻击中养成的生活习惯仍需继续坚持,比如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拒食野生动物等等。因为限制较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不便。我们要习惯过这样的生活,即便疫情防控取得彻底胜利后,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做法最好继续坚持下去,这对维护个人健康、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有裨益。

同学们,突然间遇到这种受约束的生活,我能想象得到你们的各种不适。我们要学会适应,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克服希望新冠病毒尽快剿灭的焦躁心理,舍弃希望回归原有生活状态的恋旧心理,克制希望无拘无束生活的放松心理,从现在开始调整生活态度、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生活,切实做好五个方面:

一是能够自我克制。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疫情让我们懂得自制的重要性。要学会约束自己,不要放纵自我。疫情中,许多人自我约束,减少聚集和集体活动,自觉居家隔离,从不适应到逐渐习惯再到成自然,这是自制的力量。

二是做到不怕麻烦。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一米线、测体温这些事很小很有效,但有些人就是不愿干,嫌麻烦。“怕麻烦”就是一种不良心态。麻烦里藏着文明的秘籍。一个不怕麻烦的简单动作,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素养,还能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怕麻烦,就会省去必要的程序、环节和做法。这时,个人虽轻松了,但对社会没益处,不值得提倡。

三是心中常有他人。疫情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个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和他人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心中经常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既利他也利己。要经常想着,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没有影响?有这样的善意,就会收缩自己行为的边界。边界空出来的地方,就是文明生长的地方。

四是培养健康志趣。社会交往活动减少,在家中的时间就相对多了。如何让居家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这就需要培养新的兴趣,来充实完善自我。在家学着做能发挥个人特长、体现个人价值的事情,既充实自己,也有利他人,何乐不为?

五是懂得敬畏自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发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面对大自然的万物,我们需要有敬畏之心,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国家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疫情给了我们重新审视、梳理、改变生活方式的机会。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生活,可能不方便不习惯,但这是值得我们长期坚持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我们要学会适应并习惯过这样的生活。

同学们,生活的变化可能让你措手不及、无所适从。但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面对席卷而来的大风大浪,希望你们胸怀一往无前的勇气,长存劈波斩浪的锐气,永葆激情澎湃的朝气,于奋进中激荡青春,在挑战中放飞梦想,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我思故我在。

这里,我想留十道题目供大家下去以后践悟践行:

1.想一想,什么叫全面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育部做出这样的决策容易不容易?什么叫全面?什么叫正常?为什么叫恢复?是不是一恢复学习就正常了?我们为此应该有什么样的改变?从内心到行为,你做了什么样的准备?

2.想一想,什么叫疫情防控常态化?常态到底有多""?这种常态有什么特点?怎么去调整和适应?

3.想一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级政府和中国人民为疫情防控下了什么样的功夫?交上了一个什么样的答卷?为什么那么多外国人羡慕我们中国人?有哪些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把疫情控制到如此状态?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当感恩什么?

4.想一想,亲历“战疫”之后,我们领悟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成长了什么?期待和梦想了什么?

5.想一想,疫情是不是已经彻底结束,风险存不存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警报是不是就可以解除?是不是就可以无所顾忌了?

6.想一想,回到校园之后,还有什么样的潜在风险?该不该时刻小心?处处小心,事事小心。如果自己没有金刚不坏之身,自己应该怎么办?

7.想一想,如何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如何做一个明白人,洁身自好的人,养成了同疫情作斗争习惯性本领的人。

8.想一想,自己作为医学院校的师生,尤其在仲景故里修医修德,身为仲景学子是不是应该作战疫防疫的先锋?比别的学校的学生做到更好一些?你有这样的自觉吗?这是不是我们自身需要的一种自觉和自律?你准备好了吗?

9.想一想,基础的防护措施哪一条是多余的?哪一条不好做、做不到?该不该自觉地主动地践行?“非必要,不外出”,到底是管理?是约束?还是对师生的关心、爱护?一米线是不是一个安全线?合理的社交距离如何保持?勤洗手能“浪费”多长时间?勤开窗能费多大的力气?必要时带口罩有多难?举手之劳,可行有效,持之以恒,好处多多。

10.想一想,外卖到底好不好?卫生不卫生?健康不健康?吃外卖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有些同学乐此不彼?学校暂不会做出强制性规定,暂不会“一刀切”,请大家去思考,古人为什么说“病从口入”?吃过外卖的人总结,外卖最吸引人的是三个字“咸”“香”“辣”,医学院校的同学,是可以弄清楚这三个字,哪一个是有益于健康的?其实,三个字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词:“过于”。我还要提示大家,不管吃什么,要把“节约”二字理解好、践行好。在中国文明中,是崇尚节约的,是视浪费为犯罪的。节俭是一种美德。

仲景学子们,有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浏览或关注“富豪榜”。我在那上面始终没有找到任正非的名字,也没有找到张瑞敏的名字,但丝毫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崇拜。精神和信仰是永恒的、无价的。钟南山、袁隆平二位院士,从不人为“刷屏”,而他们往往“霸屏”。隐姓埋名四十载的中国潜艇之父黄旭华,正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开讲我提到,在今年春季第一课时,我出的思考题是:什么是幸福?今天,我想再出一道思考题:什么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