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医专党发[2017]1号
中共南阳医专委员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于印发《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一附院党委: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学校第三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党委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附件: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中共南阳医专委员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7
年5
月25
日
附件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五年,也是南阳医专提升综合实力,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南阳医专“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南阳医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卫生教育工作方针,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奋发有为,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医疗、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完成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
(一)发展成就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南阳医专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2006年市委、市政府对南阳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专科在校生达到万人以上;占地达到1316亩;建筑面积达到37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实训设备由2010年的5446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05亿元;综合实验平台和专业实训基地11个;图书馆纸质藏书增加到100.6万册。创办的《国医论坛》杂志为国家级期刊;人体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全国一流,仲景文化特藏馆独具特色,影像解剖学填补业界空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
2、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精神为指导,健全了教学例会、教学检查、期中抽考、期末成绩评定等一系列制度,完善了领导听课、专家督导、教师互听、学生评教、系(部)监督五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加强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医正骨》、《医学影像解剖》、《临床药物应用》课程被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和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学、人体解剖和内科学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针灸推拿、中医学、临床医学、护理、药学5个专业实训基地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护理实训基地同时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中药分析实验室为国家二级科研实验室。学校先后承担、完成了省级以上教育教改项目10余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近年来,全校师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20余项,三等奖以上个人奖项303项,其中个人特等奖、一等奖百余项。学校连续两年在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在2013年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我校22项一级指标全部获优。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2015年成功承办了全国中医护理技能大赛,受到了国家中管局及省市有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3、师资力量整体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引才与引智并举、数量与质量协调”的“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1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263人(其中正高6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加到325人(其中博士学位13人);双师素质教师330人;外国文教专家6人。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仲景国医导师2人,省管专家及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管理人才2人,4人被命名为“全国知名中医优秀人才”,1人被评为“河南省名中医”,130人荣获省、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拥有专门的科研机构15个,其中市级以上研究机构7个。并建有设备先进,功能配套,面积2300㎡的科研实验中心。学校加大科研配套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研攻关,开展学术研究。以教授、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在分子生物学、形态基础医学等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我校自主制作的艾滋病解剖标本填补了业界空白;学校开发并管理、维护、运行的“中国解剖网”和“中国解剖学会网”,承担着全国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业人员的培训服务工作,学校也被吸纳为唯一一个专科层次的“中国解剖学会”理事单位。2012年学校被批准设立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
“十二五”期间,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共获得省、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36项,国家授权专利2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08篇。其中,核心期刊247篇,45篇被SCI、EI收录;出版著作、教材948部;获国家、省、市级立项557项。201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NR
4A
2和NF-κB的交互作用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为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体内过程-靶细胞结合”和“在线活性分析”泻心汤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为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十二五”期间零的突破。“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联合主持的“艾滋病影像学与病理基础研究”荣获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学校与武汉大学合作完成的“阿魏酸钠和花色苷逆转LDL致动脉粥样硬化差异表达基因的发现与意义”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借助南阳中医药文化优势,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共收录中医古籍珍本、善本150余种,为仲景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4、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招生、就业工作连创佳绩
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建设以临床医学为重点、中医学为特色、相关医学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形成了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和卫生管理类4个专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高职高专专业体系。招生专业由2010年的11个增加到2015年的18个。现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5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护理、医学影像技术2个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医学影像技术4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医学、护理2个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
强化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立足,再发展”的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岗位证书、职业资格和就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和网上招聘制度,实现学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做好学生应征入伍的宣传教育工作;巩固和完善已有就业基地建设,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 %以上。
5、成人教育不断拓宽,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在职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先后与新乡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成人医学本科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利用仲景品牌优势,扩大对外合作交流,2011年省教育厅审批通过我校与菲律宾伊密里欧学院护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合作办学;2013年省教育厅审批通过我校与美国卡姆登学院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截止2015年共招生723名。先后共选派了16名学生赴合作院校交流学习,2011级2名学生毕业后赴菲律宾伊密里欧学院分别攻读本科学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学位。
6、医教结合特色鲜明,附院建设成效显著
充分利用直属附院的优势,突出实践教学,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截止2014年,一附院规模床位由2010年的1300张增加到2015年的1800张,业务收入由2010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3亿元,增长95%,继续保持“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和“全省爱婴医院”称号。二附院坚持“发展西医,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并举”的办院思路,床位从2010年的300张扩大到2015年500张,床位扩大到1000张,业务收入由2010年的2900万增加到2015年的7000万元,增长141%。三附院坚持以眼科和微创为特色,床位规模由2010年的120张增加到2015年的300张,业务收入由2010年的1223万元增加到2015年3371万元,增长175%。“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传承医圣精神,培养仲景学子”成为学校两大特色和亮点。
7、思想政治工作求真务实,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校党委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了争先创优、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校党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共南阳医专委员会关于空缺中层副职干部竞聘工作实施方案》等,完成了空缺中层副职和副科级干部竞聘工作。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素质考试、民主测评等程序选拔出29名中层副职和94名副科级干部。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领导;重视统战工作、离退休职工工作;实施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维护了教学、医疗、科研秩序,保证了学校稳定健康发展。
学校继续保持“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治安模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40余项。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办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开放办学、对外合作交流需要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力的力度不强;教职工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
二、“十三五”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三五”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及层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颁布,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部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学校办学自主权将不断扩大,政府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南阳建成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划,全面提升省际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商贸、文化、卫生、教育、交通等综合服务功能;南阳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提升高校创新发展能力和高等教育教学水平支持,提升南阳医专的办学层次,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对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高校之间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专科学校较多,发展提升竞争激烈。南阳是农业大市,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发展相对缓慢,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办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教育卫生工作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和谐兴校、科学治校、多元办校”的发展战略,夯实校园文化软实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医疗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良好医德、医风、“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性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总体目标
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校园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附属医院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整体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功能、文化传承等方面有明显提升,逐步建立与医学本科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管理机制。
三、“十三五”发展目标及工作措施
(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发展目标
1、高职高专专业发展目标。在现有3个专业大类8类17个专业基础上, 根据社会需求,申办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医学技术类(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公共服务类(社区康复)、体育类(体育健康与康复)、康复治疗类(中医康复技术)等5大类专业,使专业总数达到20个以上。
2、在校生规模。升本后,逐年减少专科生数量,适度增加本科生数量。全日制在校生保持在10000人规模。
3、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思路与措施
坚持“质量立校”。牢固树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内涵发展,建立健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和提高质量上。
1、明确专业层次、定位与目标,突出专业特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构建与社会发展、学校办学实际和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6-8个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力争实现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突破。
2、加强“校院合作,医教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和师资优势,加大医教协同工作力度,通过教学、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师、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互评互认,理论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等措施,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3、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的原则,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此带动教材建设、题库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并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争取1-2门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4-6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力争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突破。
4、重视实践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建立医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办好创新性“开放式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常态化。争取7-8个专业实训基地成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1-2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实习促就业,使学生实习基地达到120个,其中三甲医院50个。
5、加强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根据岗位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或成果的突破。
6、加强对外合作办学。坚持与菲律宾伊密里欧学院、美国卡姆登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的基础上,拓宽渠道,与更多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机构性合作,实施“仲景文化”走出去战略,参与国家教育事业“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力争在东南亚国家设立中医海外班。
(二)校园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按照“特色鲜明、分区合理、功能明确、方便使用”的现代大学校园理念,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典雅与学术文化氛围浓厚和谐统一的美丽校园。
发展目标
1、建筑面积。到2020年,全面完成校区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
2、完成相应的道路和基础配套设施。
思路与措施
1、加强校园建设。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按照高品位、较高档次的建设标准,以“绿色校园”为理念,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突出地域特色、学术传统、大学精神和育人功能的融合,实现校园环境优美典雅与学术文化氛围的统一。
2、完成各校区的功能定位。校本部北京大道以西区域为教学行政中心区,以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为主。北京大道以东区域,以中医学院、药学学院、针灸骨伤学院为主。东校区以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为主。
3、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完善后勤保障体制。着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探索适合高校特点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模式,提高经营服务效益。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目标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和学术带头人为抓手,坚持“学术至上”,强力推进“科研兴校”战略,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加速生产力转化,提升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
发展目标
1、建设以临床医学为主,以具有张仲景品牌优势的中医学科为特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性技术型高等医学院校。
2、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推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学术成就、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20名左右。
3、争取国家科技奖励,力争主编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20部,获得省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10项,主持完成并争取有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的突破,被SCI、EI、CSSCINH收录论文有大幅度增加。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及国家级奖励3项以上。
4、将《国医论坛》杂志办成全国研究仲景学说的核心期刊。
思路与措施
实施“科研提升”工程。按照“整体优化、重点突破、彰显特色,突出服务”的思路,以实现重点突破为目标,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凝练学科方向,突出优势特色,汇集人才队伍,构建学科高地,优化专业学科布局,完善管理及奖惩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学科、科研整体水平。
1、遴选、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优势学科中建成10个以上校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重点学科,其学术水平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
2、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支持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和医院进修学习,扶持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承担或参与应用性强的教(科)研项目,保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学术交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参加全国乃至全球性学术会议;每年邀请10名以上在国内外或省内外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开阔眼界,提高学术水平。
3、加强学术研究,造就高素质学术团队。利用GMP车间,引进企业进校办厂,构建学科、人才、研发平台链,以科研团队为抓手,以南阳市医药创新工程为契机,力争在人文社科、基础医学、张仲景方药研究与数据库建设、中药合成新药、中草药种植资源、大面积种植、饮片粗加工等方面有所突破,尤其在中医药科技产业化合作项目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获得多项成果。
4、完善科研奖励政策,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机制,重点突破,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申报科研项目,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力争在国家资助重点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形成3-5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成果。
5、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鼓励医师和教师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组建以教授、博士牵头的科研小组,依托本校的设备、技术,瞄准国家级项目,力争在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立项上有所突破。加强与重点大学、医药企业的科研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四)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名师名医、专业技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稳定、使用四个环节,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聘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专兼结合,富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发展目标
1、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加大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到2020年,专任教师达90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500人,具有博士学位70人。
2、加强重点专业队伍建设,以名师名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优秀)教师为中坚,依托重点专业,建立5—7个省级教学团队,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建立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管理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廉洁、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人才队伍。
思路与措施
1、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聘请一批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对个别知名专家、优秀人才实行一人一策,努力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2、注重教学团队的培养。按照学校的专业特点,培养学校自己的名师名医、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优秀)教师,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团队。
3、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的原则,加大培养博士的力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学习培训、进修学习、在职读研、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医疗、科研能力。完善相关专业教师到医疗岗位实践锻炼制度,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医院、药企直接参与教学、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重视师德建设。以“立德树人、德知相长”为重点,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理想,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学生。支持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活动,健全师德考核体系和师德档案,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派出进修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5、完善考评体系。在校、系两级教学督导的基础上,严格教学差错事故认定追究,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建立并完善各种教学奖惩制度,建立以岗位聘任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上岗机制和优劳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五)图书信息与校园网络建设目标
发展目标
1、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目标。馆藏文献达到175万册左右,其中,纸质图书达到120万册左右,医学及专业相关图书占较大比例。
2、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目标。建成融教育和科研为一体,功能完善,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图书馆。
3、特色馆藏资源目标。丰富完善仲景文化特藏馆的馆藏,把特藏馆建成体现仲景医学文化的博物馆。
4、校园网络建设目标。建成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硬件支撑环境,实现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资源的全面数字化。
思路与措施
1、优化藏书结构,加强特藏馆资源建设。根据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每年采购图书3万册左右。科学合理地调整藏书结构,形成馆藏丰富,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各种载体共存的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相结合的馆藏体系。坚持以仲景文化为特色,把特藏馆建成体现仲景医学文化的博物馆。面积由300㎡增加到1000㎡以上,建设仲景文献数据库、中医药学标本数据库、影像学教学数据库等,形成具有我校专业特色的特色资源群体。
2、完善基础功能,开展创新服务。更新图书、期刊管理系统,配备高性能服务器及网络交换设备,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搭建稳定高效的软件和硬件平台,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为教学、医疗、科研提供支撑。
3、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目标,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校园网的普及,实现建设数字信息的标准化、应用系统的统一化和数字资源的集成化。
(六)附属医院建设目标
发展目标
1、床位设置。一附院开放床位达到1800张。二附院开放床位1000张的基础上,并筹建安养公寓床位500张。三附院开放床位发展到500张以上。
2、基础设施。一附院新建1栋高层综合性病房大楼,建筑面积增加83500平方米,调整格局,拆除危房,使建筑总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达到国家“三甲”标准。二附院扩建项目按照国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标准建设,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并预留发展空间。三附院完成综合病房大楼及配套设施建设,达到国家二甲标准。
3、人力资源。一附院加强博士、硕士培养及引进力度,力争达到硕士200名、博士20名,高级职称人员250名。二附院通过引进人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00名左右,形成合理的人员梯队。三附院遴选、引进、培养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业务骨干。
4、绩效目标。一附院建成“豫西南领先,中原一流”花园式医院,二附院达到国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力求达到三甲标准;三附院争创二级甲等医院,按三级医院管理。一附院业务量及经济收入快速增长,门诊量达到55-60万人次/年,住院量达到6-6.5万人次/年。到2020年,业务收入突破6.5亿元。二附院业务实现跳跃式发展,收入突破2亿元。三附院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收入突破1亿元。
思路与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一附院充分利用老校区资源,适度扩大办院规模,改善就医环境,扩大教学、科研用房,建设高层综合病房大楼。二附院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紧抓联合办院机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成一座花园式现代化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三附院完成1.8万平方米的病房楼建设,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加强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工程,以名医打造名科,以名科形成名院。聘请一批国内外、省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医院学科建设;遴选一批专业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使之尽快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一附院为龙头,形成医院诊疗集团,实现分级诊疗,双向接诊,提升附属医院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实力,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监控网络,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治愈率,加快床位周转率。加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建设,建立高标准的ICU、CCU。加强门诊管理,制定有利于提高门诊量的考核激励办法和奖惩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门诊工作量。改进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措施,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提高病人满意度。
4、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保障,规范医护行为,凝练医院文化。坚持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以法治院。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办法。加强审计、监察和监督,完善院务公开制度。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网站,建设数字化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改政策,加强医保和新农合管理。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创建一流的医德医风。
(七)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党风为核心,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抓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热情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
发展目标
1、建设“科学校园、人文校园、艺术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形成崇尚生命、学术至上、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
3、致力于打造仲景文化品牌,使学校成为弘扬仲景文化的重要基地和辐射源。
思路与措施
实施“和谐兴校”和“特色名校”工程。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体现仲景精神、时代风格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1、大力推进“和谐兴校”战略,积极培育民主、包容、和谐的办学氛围,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和制度环境建设。坚持“特色名校”战略,围绕“崇仁、厚德、恒志、精术”的校训,进一步扩大仲景品牌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知名度。
2、努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和绿化美化工作,形成以中药材花、草、树为主题的绿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突出医学院校特色。加强形象文化建设,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发挥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形象理念的引领作用。丰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建设,发挥校园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积极营造崇尚科学、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重视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大学的主流价值,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4、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发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社团等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动手能力和良好人文素养的人才。
5、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活动,着力提高学校在德育教育、艺术教育等评估中的位次。
四、“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以党的建设为保证
坚持以十八届三、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会主义教育道路,为推进依法治教,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1、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进一步提升领导班子的治学水平,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育骨干力量。加强并改进各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治校理教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开展挂职锻炼,交流任职,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创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干部问责和追究机制,打造一支务实精干、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党的战斗堡垒。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中心工作,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加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组织体制、骨干队伍、工作机制建设,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增动力,基层党建上水平。
4、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组织生活,规范党员教育。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优秀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发挥好离退休党员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作风建设的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将“四风”清除出党的肌体。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紧盯作风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动态,及时制定对策措施并切实加以解决,推动反“四风”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加强对各支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
6、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信息上报机制,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着力构建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与地方综治、公安、工商、文化及城管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改善和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7、要完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正教风、促学风、转作风,打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形成优良的校风,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注重文明单位创建,深入进行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家庭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积极营造“知荣辱、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8、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集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加强工会工作,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待遇,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二)以科学管理为途径
完善学校章程,明确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能定位,明确其职权范围、决策程序、监督督办程序,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流程。探索新形势下独具特色的学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决策体系、管理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和评估体系。
1、树立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民主治校,发挥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和“双代会”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完善校、系(部)两级管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理顺校、系(部)关系,完善两级管理体系。按照责权利一体化的原则,优化教学管理流程,规范并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及教学建设中的基本职能。
3、加强目标管理,注重绩效考核。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问责、问效制,加强对单位、部门、个人的工作考核评价,按照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部门考核注重工作绩效,个人考核突出德、能、勤、绩,廉,要建立考核档案,考核结果要和年度评先、职称晋升和干部管理使用挂钩,使目标管理成为学校管理考核的重要手段。
4、加强依法治教,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在教育系统领域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依法治教也是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师生执法遵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和规定,形成全面系统、法制化的教育改革与运行机制,为本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5、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健全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困难生资助体系、优秀生奖励体系、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将规范管理与张扬个性相结合,使学生具有健康人格、法治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管工作水平。
6、进一步推进管理现代化。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不断深化内部管理,实现由传统管理办法向现代化管理办法的跃升。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1、大兴学习之风。学习是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关键所在。学校要提升层次,个人必须提高素质。我们要以建设学习型校园活动为载体,在全校营造全员崇尚学习、勤于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以此培育师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要坚持分类推进,重点突出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人员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建立学习制度,制订培养目标,完善考核办法,把大家的主要精力引导在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上,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以此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实际工作本领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2、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医教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使人才培养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要求相适应。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河南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为依据,全面实行人员聘任(用)和岗位聘任(用)合同制度,要与教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统一的聘任(用)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继续推进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结合学校近期与远期的发展目标来科学设岗,将岗位聘任、工资福利待遇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突出体现薪酬的激励功能。防止论资排辈或“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使岗位聘任达到人称其职、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4、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对基层的同志多体谅、多支持、多关心,对基础工作要多投入、多推动;特别是一线的教师、医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厚爱一分,高看一眼,多帮一把。后勤服务系统要牢固树立师生满意就是最高标准,工作需要就是上班时间的服务意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法,切实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
(四)以扩大收入为支撑
1、扩大创收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提高财政拨款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学费收入;创新学费缴纳机制,提高学费收缴率;合理使用融资平台,筹措建设发展资金;充分利用学校教、医、研优势,广泛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办医、办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创收渠道;依托学校中医发展促进会,凝聚校友力量助力学校事业发展;利用仲景品牌,广泛宣传发动和凝聚校友力量,扩大吸纳社会捐赠。
2、加强资产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健全和完善学校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有偿使用和有序流动的机制,确保学校资产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加强对学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审计,明晰产权,规范经济行为,防范资产流失、低效使用和浪费。
3、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审计,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规范收支“两条线”,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优良传统,注重修旧利废,坚持开源节流,节约办学成本;要加大教学科研投入,保证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经费,集中财力办大事。
在“十三五”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南阳医专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奋发进取,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中共南阳医专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5月25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