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支部平台 >> 总体要求 >> 正文

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发言材料汇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3-07 [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发 言 材 料

 

 

 

 

 

 

河南省教育厅

 

20182


 

提升攻坚与改革创新  双轮驱动迈向教育强市

 

许昌市教育局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许昌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并重、双轮驱动的战略思路,一手抓基础教育提升攻坚、一手抓教育改革创新,高标准贯彻落实三计划一办法要求,形成了全市上下争创教育强市的新格局。

一、顶层设计总揽全局

教育关系民生、支撑发展、决定未来,必须进行认真系统的顶层设计。一是高起点设定顶层目标。许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争创中原教育强市的目标定位,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和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力实施基础教育提升攻坚,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办好全省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全方位破解教育难题。20172月和11月,为解决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优质教育分布不均、教育质量整体不优等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许昌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份含金量极高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从硬件到软件,从外在到内涵,从管理机制、办学体制、育人方式改革到干部人事制度、教师奖励激励机制创新,提升攻坚的范围覆盖到了市县乡村所有学校,改革创新的触角延伸到了城乡教育的各个领域,向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打出了一套有效的组合拳三是大力度推动贯彻落实。《计划》和《意见》出台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三年攻坚和改革创新指挥部;建立完善了例会、督导和考评制度,实行月督导、季考核、半年观摩、年度表彰制度,形成了比敢追超的良好态势。

二、三年攻坚固本强基

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是新时代许昌教育固本强基的历史性抉择。一是精准发力补短板。2017216日,许昌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动员会。会议印发了“1+6”三年攻坚系列文件,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投资100亿元,重点实施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扩容、高中教育提升、民办教育创新和教育质量创优五大工程,强力推进“2115”建设提升计划,即到2019年年底,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不低于200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不低于100所,重点打造10所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创建50所精品学校,使许昌基础教育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二是凝聚合力强根基。攻坚计划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牢固树立大教育观,把支持教育事业作为份内之责,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关心支持教育、热情服务教育,在经费保障、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倾斜性政策。特别是针对教育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优先保障支持。同时,注重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兴教强教的浓厚氛围。三是竭尽全力促落实。按照攻坚计划,2017年全市共安排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150个。截止年底,72.7%的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用,三年项目首年开工率50%,实现投资37.88亿元,新增学位6.1万个。目前,2018-2019年的建设项目已完成谋划并准备就绪,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三年攻坚必将再创新高。

三、改革创新破解难题

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往往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必须综合施策、敢于亮剑。一是聚焦问题开药方针对治理能力不强、质量不优、师资不足、激励机制不全、体制不活等问题,我市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出台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见,通过目标倒逼,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自我加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量提质,配齐配优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台政策,强化激励奖补措施;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二是综合施治祛病灶《意见》直击教育管理体制、育人方式、激励机制三大问题,提出了18项改革举措:管理体制方面,强化教育治理能力,组建教育智库,建立社会参与评价机制;实施强师工程,深化爱岗兴教、正风肃纪师德主题教育,采取教育部门主导下的考试招聘与考核招聘相结合、设立10%城市特岗教师作为师资储备等创新方式补充教师,创立全国教育名家、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31个,建立完善全员业务考核、末位淘汰常态化制度。元月20日,组织237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首次专业知识考试。同时,还将配套出台教育人才引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课后服务、校车管理等多个方案。育人方式方面,实施四明八行德育提升工程,打造我市德育品牌;加强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加大先进教学模式引入及区域化推进力度;强力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创客教育等互联网+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激励机制方面,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教师个人和教学团队实行多等级、大级差的绩效奖励。三是质量导向重疗效始终坚持质量导向,着力打造名校集群,使更多学校成为全省、全国一流学校,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使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2018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大热情、更强力度、更好成效,推进我市教育攻坚和改革创新工作,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主导  优化资源

不断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漯河市教育局

 

近年来,漯河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漯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迈出坚实步伐。2016年,漯河市所有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内所有县区全部通过国家认定。漯河市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改实验区,漯河市教育局荣获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

一、突出政府主导,坚持均衡优质发展

漯河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多次召开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均衡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台《漯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工作机制,教育、发改、财政、规划、人社、编办、建委、土地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构建起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二、突出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学校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对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科学规划,编制出台《漯河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在城区规划31所中小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进一步为优化城区中小学校布局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结合两改城中村改造、旧城区改造)工作实际,我市在专项规划之外又拟定17所(其中初中6所、小学11所)学校建设方案。近年来,漯河市投入10余亿元,新建中小学20余所,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根据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等五部门文件精神,编制《漯河市十三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规划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20余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就学需求。

三、突出管理创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全市实施教育均衡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实施强弱结对、名校带动、区域化发展模式,将市八中并入市实验中学,市五中与市十一中结对,市三中分别与市十中、市十五中结对,分别在开发区、西城区设置市三中校区、市实验小学西城学校,进一步整合义务教育资源,实现结对学校之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打造优质教育集群,进一步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同时,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持续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质量分析会、优质课大赛和送教下乡等活动,着力促进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深入开展特色示范校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魅力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不断提升薄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突出资源配置,着力保障教育公平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划片、就近、免试原则,推进阳光招生,均衡配备师资,全力保障学生就学机会。大力推进教育脱贫保障实施方案,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年投入学生资助资金上亿元,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合理安置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每年接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万人,切实做到应入尽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市级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300余个。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依法保障残疾儿童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相继实施全面改薄、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容、数字化校园工程,以及农村校舍维修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积极实施招聘特岗教师、全科教师培养计划等措施,每学年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偏远农村支教,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促进城乡师资力量均衡。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漯河市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树立新形象、激发新动力,建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基于现代教育环境的高效优质课堂教学体系,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育人体系,不断开创漯河教育工作新局面。


 

坚持以人为本  聚焦重点难点

探索构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机制

 

济源市教育局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指导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着力在破解怎么选对人、留住人、用好人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构建乡村教师队伍的新机制新路子。2017年,我市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一、推进“三个优化”,以机制促活力

一是优化全员聘用制。2000年起,我市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尝试实行中小学校教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2005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全市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全员聘用的意见》,全面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用,校长和教职工实行全解全聘,鼓励竞争、促进交流。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完善,逐步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

二是优化教师编制管理。我市教职工编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教育、编制、人社部门共同核定,定编定岗,动态管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规模逐渐缩减的大背景下,我市实行按师生比按班配备教师的定编制度,小学按每班2名教职工、初中按每班3.3名教职工配备,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充分配备。教师招聘由教育部门具体负责,有选人自主权,近三年新招聘教师700名,基本实现了退一补一、保障实际需求。

三是优化校长选任方式。我市从2005年起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公开选拔制度,明确规定担任校长职务需具备教师资格,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担任中心校校长、中学校长和市区小学校长的,应具备中级以上教师职称。近三年新进的10名中小学校长全部从一线骨干教师中产生。严格选拔程序,实行逐级公开选拔,局管各中心校、市直学校校长由市教育局组织公开选拔,各辖区学校校长由中心校组织公开选拔。目前,我市中小学校长的平均年龄下降到了40岁以下,学历提高到本科层次以上,有效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

二、着力“三个提高”,以保障促稳定

一是提高生活待遇。我市严格按照公务员工资基数核定教师工资标准,教师工资均能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五险一金均全部缴纳。1998年起,我市实行在农村学校长期任教的教师享受100%退休金待遇。2009年实施绩效工资,山区和平原农村学校教师分别比城区教师高155元、77元。2014年,我市出台《济源市发放山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的实施办法》,规定山区学校教师每人每月按300元的基数发放生活补助。2015年我市实行乡镇补贴政策,所有农村学校教师每月发放乡镇补贴200—300元,山区学校教师再上浮100元。2017年起,我们积极争取省市支持,谋划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项目13个,以进一步改善山区和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二是提高专业发展。我市成立教师发展工作协调小组,整合师训、教研、科研、电教等部门资源,按照立师德、炼师能,抓骨干、带全员,重乡村、促发展的思路,共同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先后与北京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合作,选派校长、教师跟岗学习。实施了三名工程”“青蓝工程”“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名师工作室”“乡村教师工作坊,构建市级名师引领、乡镇骨干带动、学校骨干示范的三级管理模式。近三年来,市财政共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提高社会地位。持续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市政府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而且山区学校分配名额上浮50%,平原农村学校上浮20%认真做好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和特级教师评选,组织开展寻找最美教师”“优秀教师巡回报告等活动,提高教师荣誉感,为教育留住优秀人才。

三、突出“三个完善”,以交流促均衡

一是完善交流轮岗机制。2006年至今,我市持续强化城乡教师支教管理,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城乡均衡。主要做法是:强化刚性约束,将支教政策与职称评审制度结合,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必须具有农村学校3年或山区学校2的任教经历。每年从市区选择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进行对口支援,实行一体化管理,输出和输入学校之间互派人员到对方学校轮岗支教或顶岗学习。同时,针对农村学校规模小、师资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积极探索英语、体音美等学科教师走教服务等有效举措,努力让山区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二是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为提高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的积极性,我市实行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新招聘教师优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任教服务期为5年,服务期满方可申请调动;新招聘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的,见习期内直接获取定级工资。实行农村教师职称评聘优先制度,市区学校教师交流到农村的,优先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在农村学校任职满3年且考核优秀的,可在同级别内高聘一个等级;在农村学校工作满20年的教师,可优先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三是完善调动调配制度。我市在教师工作岗位调动上,实行居住地优先,紧缺学科优先,积分高优先的方法,根据工作业绩、婚姻家庭等8个方面综合积分,并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测试,按测试成绩依次选岗,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同时,树立起了有为才有位的明确导向,激励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做出业绩。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方面,探索新途径,做出新贡献。

 

推进一流建设  引领内涵发展

 

郑州大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七大战略,赋予了高等教育更高的定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所承担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神圣,所肩负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大,所要完成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艰巨。

一、一流建设的根本:内涵式发展

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内涵式发展既是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内涵式发展主要体现在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提升,其本质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调整和优化。坚持内涵发展,要把学科建设放在首位,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带动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努力营造以学术大师为主导的学术发展本位与现代大学文化;要努力形成特色,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以服务求发展;要切实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营造质量文化,提高学术产出,强化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过程育人。

二、一流建设的关口:研究型大学转型

对于郑州大学来讲,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序列,是机遇,更是挑战。相比其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我们有综合实力的差距,也有办学状态的差距,其他入选高校基本上都是研究型或接近研究型大学,而我们则是教学型或研究教学型,综合实力和办学状态是我们面临的两大挑战,也是必须迈过的两大关口。

因此,我们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办学定位,提出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20年,要完成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完成研究型大学的治理结构和文化建设,学术产出、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努力建成国家一流大学。

1.推动学科重构,完成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

我们确立了“6”+“3”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即以6个学科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和3个近期一流学科建设重点突破。强化学术引领,由院士或学部委员担任学科带头人,在文、理、工、医、农等学科门类内实施重构,构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三级学科体系,打造学科高峰,布局建设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绿色催化、资源材料、中原历史文化、工程安全与防灾和绿色高效农业6个一流学科。到2020年,临床医学、化学、材料3个学科进入或逼近ESI1‰,学科国际学术声誉显著提升,形成3个世界一流学科的重点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2.推进转型发展,完成研究型大学治理体系建设

通过推进三大结构性改革,实现研究型大学转型。一是师资队伍的结构性改革。实施学科特聘教授千人计划,汇聚学术大师,引领发展。实施师资博士后千人计划,实现人才代际交替。形成专职科研队伍千人计划,推进科教融合。二是研究型大学治理与文化的结构性改革。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知识与组织双体系建设,营造以学术大师主导的学术本位与大学文化。三是推进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实现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

3.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成国家一流大学

通过三年的努力,以学术产出和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为标志,支撑和带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培养质量提升,总体上所有办学指标要基本接近或达到“985高校的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办成国家一流大学的阶段目标。

三、一流建设的方位:引领教育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对于高等学校来讲,要切实发挥好文化引领、科技支撑、人才支持三大作用。

强化文化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是从文化建设开始的。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我们将扎根中原大地,依托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中原历史与文化,加强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研究阐释,强化中原特色红色文化研究宣传,完善大学文化体系,以优秀文化涵养一流人才,进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一流大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我们将践行创新在郑大,创业在河南的发展理念,推动组建河南省大科学中心,强化基础研究;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强化学术产出;推进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强化科技转化与服务;推进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设,发挥智库作用;努力构建以人才为核心、以基础研究与创新为关键、以平台为载体、以服务为根本的科技创新体系,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强化人才支持。一流大学的落脚点是一流人才培养。我们将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原始创新、文化引领、领军与新产业人才培养等,布局一流学科,构筑学科高地,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为河南以及国家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郑州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履行好自身责任,为决胜全面小康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郑大的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四个服务”水平

河南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就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四个服务”、实现内涵式发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河南大学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四个服务”引领一流学科大学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四个坚持不懈”要求,对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出全面部署,深入学习贯彻谢伏瞻书记、陈润儿省长到高校宣讲十九大精神的辅导报告,着力把学习贯彻新思想的过程转化为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具体实践。201711月,《光明日报》整版推出河南大学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专刊。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实施《党委工作规则》《党委主体责任清单》等,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制定实施《严肃纪律改进作风六项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校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争创一流”主题活动。制定实施《河南大学章程》《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8个专项规划、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规划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方案等,确立了“世界一流、中原风格、河大特色”的一流学科大学办学定位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把“四个服务”要求融入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召开105周年校庆暨学科建设大会等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一条主线、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以一流学科大学建设为主线,以“特色发展”和“质量内涵”为两翼,以“学科驱动”“人才驱动”“改革驱动”“国际化驱动”为四轮,为落实“四个服务”提供有力抓手和可靠支撑。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严肃教学纪律,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大学课堂性质,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注重走进学生、亲近学生、欣赏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阳光和雨露,融入到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关心帮助和服务保障等日常工作中去。出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系列文件,为教学质量奖发金牌,着力构建教书育人奖励体系,旗帜鲜明地倡导“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学校第一职责的导向。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明德)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坚持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抱负融入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铁塔牌高素质专业化人才。2017年,地理学教师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人入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入选“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学校荣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三、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围绕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实施优势学科冲顶战略、特色学科振兴战略、新兴学科跨越战略,生物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上海软科发布的2017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生物学、教育学2个学科居前10%10个学科居前25%。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保持在ESI1%。新增9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评估,结果为良好。2017年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总数达到3个。中原发展研究院作为我省唯一高校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成功举办两宋论坛。农村信息化研究持续推进,承担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组建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色列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年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项左右,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推动学校人才体系建设,2017年全职引进院士、学部委员、973首席科学家各1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聘任各类高端人才150余人,“111计划”引智聚才效应充分发挥。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出台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卓越人才引领、优秀青年人才引育、专职科研队伍扩展和管理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开启新时代一流学科大学人才建设新征程。与美国迈阿密大学等合作开设前沿、急需专业。与省委宣传部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郑东新区共建大数据产业园、郑州研究院、基础教育等。

四、不断增强学校文化自信

河南大学在106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一代代河大人铸就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学风,百年校园里书香涌动。坚持植根中原文化沃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创新发展。开展“感动河大”人物评选和颁奖典礼,筹备成立大爱基金。围绕宋文化、黄河文明等,打造文化品牌。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河南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依托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引导出国(境)师生在域外思想文化氛围中坚定理想、热爱祖国、学会分辨、懂得取舍,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外籍教师、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制度选择,引导他们成为知华友华力量。深入挖掘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基因,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学校接受文化滋养、感受文化魅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河南大学将以“四个服务”为指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中原风格、河大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好产教融合组合拳

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在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四境三融的办学模式,四境即利用产、学、研、创搭建起教学场境,三融即采取融课程、融体系、融体制的教学内容体系与运行机制。

一、练好“组合拳”,把产、学、研、创打造成四位一体的“综合体”

就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能生产,有产品。建设产学研创综合体,选好合作的企业是基础。我们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衔接原则,以合作热情度、专业契合度、劳动密集度为优先顺序,先后选择了近100个合作企业。选择好合作企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家把这些企业办好,通过更新技术、开发产品,使他们做大做强。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投桃报李。

就是校企共建二级学院,能教学,有学生。基于产业办专业,围绕产业链办好专业群,学校与企业共办专业、共担课程、共编教材,共享资源。

就是校企共建研究院,能科研,有成果。基于产业+专业,办好产业技术研究院,确立技术开发、课程开发两大任务,把产业的技术与工艺转化为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用这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产业(企业)培养专门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技术课程人才技术的良性循环。

就是校企共建众创空间,能创业,有项目。基于产业+专业+研究院,办好众创空间,产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专业提供创新创业智力支撑,研究院提供创新创业项目,众创空间搞好孵化。

四者是锥形立体关系,产学研融合是基础,创新创业是提升,产学研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创新创业牵引产学研,创新创业是产学研的目标和归宿。

学院已经与郑州宇通、龙翔电气等企业分别建成了汽车类、智能制造类、无人机类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综合体。目前正在与台湾友嘉、国云数据等企业加强合作,着力推动精密制造、大数据等四位一体综合体建设。产学研创综合体还通过企业横向合作,实现了与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等之间的校际合作。

二、念好“三字经”,通过融课程、融体系、融体制把产学研创“综合体”打造成“融合体”

融课程,是指分别从产、学、研、创诸领域中提取出不同的课程因子:主要提取工匠精神和技术技能因子;主要提取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因子;主要提取批判思维和质疑解惑因子;主要提取企业家精神和干事创事品质因子。把以上这些课程因子,按照行动导向的课程理论,以技术技能为主线,进行重组编排,形成产学研高度融合的课程包。我校已对机电一体化等5个专业近50门课程进行了融项目、融任务的融课程开发。

融体系,是指基于产、学、研、创各主体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每个主体各自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人才培养任务,又发挥着协同育人的作用,实现课程与岗位、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我校已对融课程建设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形成了产学研创协同育人的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融体制,是指产、学、研、创多种所有制形式融合发展的体制。我校重点开展了基于二级学院(或专业)层面上的的产学研创体制机制融合创新,通过混合所有制,组建了电气、智能制造等2个产学研创综合体;通过托管,组建了制冷技术产学研创综合体;通过购买服务,与北京思威普智业投资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德国际学院。

产、学、研、创好比经纬中的,融课程、融体系、融体制等好比经纬中的,经、纬交织,构建起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通过这一模式与体系的构建,推动我校由多元主体松散办学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办学,由单点融合办学转向多点分布式融合办学。

三、唱好“共享曲”,把产学研创“融合体”打造成可为企业进行专业、课程、人才资源配送的“共同体”

从产学研创综合体到融课程融体系融体制的融合体的进一步发展,目的是打造学校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统筹学校与企业资源,搞好学校与企业两个资源的匹配与对接,发挥二者的协同育人功能,共享资源,共同受益。对职业院校来讲,企业车间、生产线、生产岗位、技术研发创新、产品推介服务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对企业来讲,学生是工人,教师是工程师,教室是车间,实验室是创新基地,是企业开展人员调剂的蓄水池、继续教育的充电桩、科技创新的发动机、人力资源的配送站

通过共同体建设,学校要完成对企业进行专业、课程以及人力资源的配送。一是统筹对接双方的课程资源,根据企业需求收集课程资源。二是形成强大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运用各种课程理论把企业的技术、工艺、岗位技术、科技创新等产学研创成果转化为职业教育课程。目前,我院成立了融课程开发与推广中心,分层次进行了课程开发培训。三是把重点放在学生成为企业员工最后一公里的课程建设上。在课程建设上设置了专长模块。专长模块是企业定制化课程,要解决好学校学生岗位实习实训和企业员工岗位晋级提升两大任务,把二者有机衔接,实现一体化。

 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了我校跨界办学分布式办学的两个新常态的形成。近100个合作企业成为跨界办学的主力,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制造等四个共同体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享资源的分布式办学在省内产业集聚区落地,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力加强和充分发挥。

我校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新贡献。